無色無相自卷舒章

未有天地以前,大空無為之中,惟有一團正氣,荒荒渺渺,窅窅冥冥,一切俱無,

無色無相,然人為萬物之靈,居於大空氣中,欲返先天,必須含養正氣,在前哲所言之道,俱在虛無恍惚之間,悟到方知。於今科學時代,物質昌明,欲求感化人心,非復往昔之以虛無恍惚可能引導而期其覺悟,必證之以色相以動其心,而漸由有色相歸於無色相,始可還於本來。

佛云:「一切有相,皆是幻相」但此相因我有相而成相,非實相也。實相者,無相之相也;有菩提心者,無時無地不發菩提相;菩提相者,慈悲也,慈悲即無形。儒曰正氣,耶曰清明,回曰清真,其言雖異,其理一也。

前聖以慈悲心而度大眾,此慈悲之心乃根據無形而來,無形者,無形鎮靜,萬象咸滅,形於上者謂之神,形於下者謂之聖,聖而不可知之者謂之神,若有相,若無相,若有形,若無形,用之則在,卷之則無,不可思議,不可思議。

一卵爆發,而東西南北四方成矣,四方鎮靜,上下咸寧,六合正而成十方。十方者,東西南北之間又四方合而稱之謂也。無形之道,源同其炁,炁氣相生,所以慈悲根據於無形。天之以開,地之以闢,在中國而言開天闢地者,盤古氏也。磐古氏何來?乃五行金精而成,得道形之正者也。凡草木春秋人物,均同一源,自盤古氏至伏羲,劃卦分天,此時也,無衣無食,居岩飲血,比之於今之宮室衣服,相去苦樂之分,不知其倍數矣。考女媧氏煉石補天之說,非煉石也,乃煉氣也,煉氣者何?乃乘戰勝蚩尤之際,定立男婚女嫁,規正人倫,立人之正氣而與天合,是謂補天。大道無形無言,以德為道,德者道之本也,本立而道生,故人須立德以順天,有德則有道,有道則可養育群生。

一部易經乃先天傳來,是凡草木春秋,衣食住行,人身六脈,悉藏乎此。易者;容易也;由伏羲劃卦,而有先天,至文王一千餘年,先天氣數已滿。文王繼起,而有後天之卦。老子作道經,是為道教之始。仲尼學易於老子,其贊老子曰:「其猶龍乎」老子傳道於孔子,即西往不知所終。當時老子、孔子,並無道教、儒教之分,而所宗者,大道而已矣。後之以色相,而分為儒為道,此非老子、孔子本意也。故孔子當時知西方之有聖人焉,釋迦牟尼生於周靈王廿四年,與老、孔同時先後而生,是為三教鼎立。初無彼此門戶之分也。但後世之人,宗儒者;即曰儒高於釋道。在道者,即曰道高於一切。在釋者即曰佛高。彼此相燉,各懷私見,然在一般眾生,實未有逃出三教以外者。雖然,不過儒教之文字稍高,而儒教亦即因有此文字,其錯誤尤甚,自古已然。蓋軒轅氏以上,而盤古氏即不應開闢此天地,而著此色相,以釀成爭戰,亟至色相相爭不知底止,以至於今日人類之爭競,且窮其亟,是有文字尚不如無文字之不知相爭之為愈也。

耶教自晉唐以來,傳入中國以博愛為宗;回教自亞剌比亞由西北漸入內地,以清真為旨,並非來入中國與儒、釋、道三教爭成敗也。然而由三教之爭,變為五教之爭,門戶攸分,各懷己見,皆反五教聖人之本意,尤非五教聖人初所料及也。儒教原為正心修身,齊家治國。釋教原為無色無相,一切皆空。道教乃主無為而為。耶教原為眾生早離苦惱,而登天堂。回教原為眾生早到天方,而登覺路。五教本旨,俱為眾生,喚醒迷途,原無彼此門戶之分也,故人人宜相親相愛,無彼此人我之分,始不負五教聖人,苦心設教,所經之艱難險阻,而至有今日。今日者,五教之名存而實亡,所謂皮之不存,毛將安附?以至有今日之浩劫。夫浩劫何來?均由有此色相相爭而生,各逞私慾,能不悲乎?今欲消除浩劫,即此廿字金丹是也。此金丹可以治病,可以降魔,能萬象以回春,能更天而換地,其力廣大,其效迅速,但必須有信心,尤須有信用。此信字者,為聖為賢之基礎也,有信心,然後有信用,是正我之心,反求諸己,認己為佛,以佛之慈悲心為心,以我之身,而化大眾之身,凡事先問我心安否?我心安即他心安,以他心為心者無不安也。心者;萬神一本,心正則神正,天地無心,以人為心,人心正則天心順,氣之所化,天地為之清。凡為人者,必以天地之心為心,天地之心者仁也,仁者; 人也。故聖賢仙佛,無不愛物,修道之人,悟本為原,悟到無形無色,即是大愛之愛,無形之形,返之於真我,既見真我,即還佛性,視天下人如一家,推而及於三界十方為一家,無分男君子、女丈夫,其道一也。須知男子之身,出之於女,女子之身,生之於男,是為乾坤二卦,孤陰不生,獨陽不長,平等也。

 佛云一切平等,猶不僅謂人無男女之分,而人與物,亦無別也。人之對於家庭,宜男尊而女敬,以待兄弟姐妹之心,而待大眾,人人親其親,長其長,而社會自安,天下自定矣。望我修道之士,時時懷其恐懼心,此恐懼心,非畏天命、畏大人、畏聖人之言,乃必懷恐懼此廿字之有無違背一畏耳。如不違背此廿字,則天地尊我,神佛敬我,鬼邪遠我,何懼之有哉?如是者;乃為清靜之體,即可返本還原。返本者,於大空無為,無色無相之中,自由自在,即所謂無色、無相、自卷舒是也。在大空荒荒渺渺之中,既如是,而在有色有相之中,亦復如是,亦復如是者,在此廿字之中自由自在可耳。佛云非非想天,即不可思議而成象。即說偈曰:一朵鮮花一菩提,一個眾生一佛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