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附錄大宗師前生佛緣

五、靈山會上眾性墮


    頭期大會主宰,上界為鴻鈞道祖、二期為燃燈

佛。頭期鴻鈞為主、燃燈副之,下界為乾德法王佛。乾德法王佛在龍華會中,運回無量神通,分出鴻濛一炁, 借盤古氏之體,而開闢天地。二期大會,借軒轅氏之身,掃蕩濛霧。頭次創造靈台於軒轅氏,二次創造靈台於武王,陰超陽度。在頭期大會中,無論胎卵濕化皆度。 在二期大會燃燈一化而為佛,為釋迦王佛之師,大倡佛教,造靈台於靈山會上。靈山乃佛地,例如聖之高者謂之仙,仙之高者謂之佛,佛仙聖賢本無分次,以功德而 別。我佛如來,受燃燈佛之化度,另創靈台於靈山。我佛以慈悲為主,無論胎卵濕化,貪嗔癡愛、魑魅魍魎,皆以慈悲而悉度之。


    熟知眾生靈靈相昧,孽孽相纏。靈山會上,大開筵宴之時,鈞天上帝,現出無量光明之身,飛九色之玉蓮,隨光分化、變化無窮,顯出一身似男非男、似女 非女,嬌媚無此,年齡等於十五六歲幼童之體。靈山會上眾性。(性者佛性根基不深),以及未證仙佛聖賢者,皆若井底之蛙,從未見過市面似的,雖不敢言,其意則有忤慢之心。彼時鈞天上帝,炁氣 運動霹靂,驚動大眾,其靈昏昏渺渺,仍然墮於凡塵。在此三期浩劫,名曰延康,原來之性,由此一霹靂失散,而不知東西上下、亦不知輪迴苦海中之苦,在人而不 知人,在獸而不知獸、在禽而不知禽、在蟻而不知蟻、在化而不知化、在濕而不知濕。何以見得在人而不知人咧?語云:人身難得,人身之貴、操之於天、操之於道 而不自知。因何而人不自知?因貪嗔癡愛而不自知。酒色財氣,原為四劫、貪嗔癡愛原為四苦。酒色貪心如利刀,每日受其宰割而不自知,認苦為樂,而不知苦。朝 夕處於濛濛宇宙間,於茫茫世界中,為名韁利鎖銬著,幾許光陰,造孽如山、自暴自棄、不肯回頭。為什麼不肯回頭?迷也。因何而迷?一曰財、二曰愛、財為人之 所欲,愛為人之所喜,因欲而至於爭,因愛而至於殺。因殺無底止,以致喪此身心而後已,可憐得此身而不知此身之貴,即說偈曰:


此身自何來 來自無量天 因何無知覺 貪嗔來糾纏

常在酒色中 相與火宅眠 解脫諸煩惱 還須問心田

心中我佛坐 佛法自無邊 非是我有佛 眾生亦同然

我將愛我心 以此結眾緣 廣懷慈悲念 普駕大法船

我願佛同體 我是佛之元 色相皆同具 涵養快溯源
悟我本來面 透澈個裏玄 快將六賊空 好把三寶填

還我觀自在 菩提引性天 光華飛片片 紫氣來中田

跳出塵沙劫 不動慰天顏 能以天不住 妙文此中傳

共赴龍華會 最怕心重觀 心花無背面 心花本無顏

心花開放處 漸露禪中禪 空中不空也 其物自無邊
物中有奧旨 空物還無顏 本來無物體 隨物色便鮮

隨物而化物 隨色意復便 皎皎水如鏡 茫茫垂玉簾

日月空中掛 乾坤上下旋 一個觀自在 露出紫金蓮

我願諸眾者 同坐大法船 船中裝天地 日月在其間

風雲與雷雨 時時煙霧飧 此中有奧理 諸生仔細研
功德為船板 浩氣為船椽 能可不動心 便可得真傳


    本來眾生得度,而在靈山會上,因一念之差,受炁氣 之感,霹靂震閃,墮落塵凡,以致有一期二期三期之運。於是乎諸靈感受無量悲憫,在頭期大會之中,受無限艱苦,已將殘靈度攏。今因心性不檢、一念之差、而又 失散。在原來之時,本係一性,等於一家,如今家庭,深受刀兵之災,男女各奔前程、各顧性命。在靈山會上,因各顧性靈關係,實則各捨其性靈。是何以故?大家 祇知以己性為性,己靈為靈,而不知以人性為性、以人靈為靈、更不知以鈞天之性為性,以鈞天之靈為靈。我們今後修持,勿將己性己靈看真,要把人性人靈看真, 認我凡性凡靈,認人性人靈,為天性天靈,賤己性而尊人性,則真性自見。循之以為自然,而逃將來之難關,眼前即是。倘不忘我,霹靂一聲,天門開時,魂飛魄 散,仍然墮落。務必以功德心為心,有功德心則長智識,智識張開,則忘功德心,有功德而不住其心,則見其心,己性既忘,己性己滅,霹靂何由來之。倘有己心己 性,又具功德彼此心,朝風暮雨、雷電交加,烈火焚身,雖有功德,亦化為烏有矣。此乃無上之道,各自修持,必有所得偈曰:


鴻鈞本自鈞 萬象含元盈 不奔亦不馳 無倒亦無傾

能以此是彼 即可見佛因 佛亦無其佛 本來是我身

我身從何來 來自大緣因 緣因因不住 即可無我人

來亦自無此 去亦無彼能 去亦不可去 我來有何云

但將現在身 證我好無形 無形無不具 含元自通靈
靈亦無所謂 其中有至神 神者淡寂寂 包羅萬象成

凡有一切相 皆在此中存 如能若此修 性靜現瑯琳

同赴龍華會 靈性到雲城 從此終了了 永遠證無生

若要無生死 除非死不生 死中之至死 其中有靈魂

還我觀自在 我是法外人 隨物以變化 隨物以流行
炁連無形處 遍體篆香雲 如此得究竟 便是法外人

本來無所言 勉強合語情 何以謂之佛 此心一念初

一念常懷念 念念樂無餘 念念忘人我 自然得明珠

能可了生死 又可逃虛無 虛無咸不住 往來有一無

我今心已死 我身往何處 隨緣得自在 我為天地廬
大哉有無為 能將色相孤 色相既孤矣 塵念自然除

功德無虛沾 罪過自然無 功過皆了了 人天總不住

好在此身修 此身總不住 此身無一物 性慧自然除

性慧修不到 我今還若無 此因何以故 因慧墮孽途

能可逃性慧 還我無明無 本來無所住 何處有無無
無為有之母 有為無之奴 奴母皆已了 妙體產明珠

一珠一世界 我今不含糊


    在靈台分散之時,鈞天上帝,以及先天主宰,無不悲歎。爾時鴻鈞道祖,於金光寶座上歎云:悲我群靈,受各尊者開化之恩,迷於酒色財氣之中,色相之內,此乃吾 之過也。何以故?蓋群靈既受群聖群真感化心身之力,仍懷色相之觀,尚有人我主見,而不知先天妙用。蓋先天妙用,顯色而不色,露色而不見色,識色而不住色, 老少乾坤,咸被於一體,何色之有。倘不貫通先天真元之炁, 猶恐難復其心志,所以吾顯現妙容,以察其心性而已。豈知色相兩不相容,色見相則顯,相見色則露,所以一觸即發,仍將該靈等墮之於塵濁,此乃吾之過也,亦眾 生之孽也。遺留於二期洪荒,又同開闢,人居於色相,而性各有別,語各有殊,必須又要諸尊者大費法力,捨此金身,仍然降之於塵濁,漸度諸性,同返本覺。於是 諸尊者皆含淚而歎云:吾等德薄根淺,以致各靈返性復失,此乃吾等之罪也。


    於是金行尊者,降為淨飯王之子、水精尊者降而為素王、土行尊者降而為道祖、火行尊者降而為回祖、木行尊者降而為景、(景為耶教簡稱)此乃溯五教之源。在儒 教未曾開闢以前,承天立極,乃係伏義氏,以至軒轅堯舜禹湯,以德行政,是為德教。德教漸消、道教繼之。李耳為周柱下史,集百家之書,遺留國粹於斯。孔子聞 而喜之,從老子問道,老子見而愛之,於是素王得老子之真傳。老子見仲尼可繼,己則遁隱。老子本無道無言無名之志,得人而隱,一字無傳,以使孔子成就其名。 後經過函谷關,令尹本與老子有舊、令尹以禮事之、則留道德經五千言,大道含之於斯。凡有各教,皆係道德真言餘精所致。道德真言簡而不繁、淺而又深、識得者 難、悟亦不易。道德經之精粹,是清靜無為,不如楞嚴經有色有相、以相度相、以色度色、可稱經中妙品。


    吾輩今日五教同參,將五教各義混為一氣,拾長補短、長短相併、匯通群倫,修人法以證天法,舍遠就近、為當今唯一之要務。以人道而修天道,人道尚實、天道尚 虛,實者虛之,虛者實之,含實含虛。含虛而含動,動者靜之機,虛者靜之源,動靜皆具,而適得其道。道處道而不道,行道而不住道,不可以言道,不可以名道, 如斯而已矣。得一字以為之道,修之以教,教正而立其德,德立而後有則,則立而後正其極、極正而後大運同,斯謂之無道而道。老子之道,盡矣明矣。

 

    我中國之教,從盤古伏羲以至軒轅,始為昌明德教、政教兼修、民性惇樸。堯舜禹湯文武,守其成法,周公、老子、孔子,起而繼其事,德教一化而為道儒。孔子 曰:西方有聖人出,此乃釋迦牟尼王佛是也。我佛如來,借形入世,於淨飯王住所降生,名曰曇雲。感覺生老病死苦,猶如住在烈焰之中,終日沉思,亟欲出家,修 智慧以逃輪迴。一日在宮中沉悶、鼻端現出豪氣,驚動燃燈佛。燃燈佛云:今有金行尊者,借體度人,處於花花世界之中,恐為酒色財氣纏綿,趁此性光發現之時, 吾不免喚醒該性,而為二期收緣之人。此時燃燈佛降世,靈光於夢寐中,再行點化,起初以生老病死苦,感其惻隱之心,吾今再以情慾刀兵水火而堅其志。於是曇雲 在不知不覺間,化作金剛之身,六方皆有大魔纏繞,又見水火繞其塵環,佛再以大無畏之心,戰退群魔。此時燃燈佛見釋迦牟尼佛絲毫不動,乃云:善哉,金行頗不 尋常,如果出家,正在此時,即可成行,燃燈佛乃法化白馬一匹,如來乘馬而逃。


    約行四十餘里,燃燈佛云:從今逃出水與火,不在六塵紛擾中,爾好好入山 修行,吾就此告別。這時僅文佛一人,馬亦不知去向。獨自一個,正在徘徊之際,燃燈佛又見朝廷追兵已至,倘文佛不即離此,猶恐又臨火坑。而燃燈佛即貫先先天混元真炁, 化出恒河一道,隔斷追兵,又現獅虎,以威駭追兵,文佛始得逃至一山,名曰四象。山中多人修道,概以唸經為事,不以慈悲為懷,約三月之久,我佛沉思,感覺不 是安身之處,又從四象逃出。走了七日七夜,見一山名火形山。山中廟宇輝煌,投奔寺主,又見該寺以聲色貨利為懷,住數日,又離火形山而行。便走便思,覺得世 界上已無安身之處,復逃至雪山,一無所有,即在一大樹下修行,衣食住皆無,苦思回念,我本虛無,何必就有。初時尚有獅虎猿猴送果,七日之後,獅虎猿猴亦 無、煙火已斷,毫無充饑。而我佛如來,志向堅定,總不回念,因我有煙火而逃出煙火,又何必再思煙火?我因不食而逃,又何必思食,於是萬念皆無,從此修真, 而得仙人送供。在雪山六年,功果圓滿之後,復回本國,欲度父王母后,始可於孝無虧。在宮中說法四十九日,父王母后宮娥彩女,皆齊集法台,即說法曰:


法本空中住 我能不住心 我物咸同備 涵養有天機

真性空中修 圓覺有何諦 何容人與我 總找好法基

我今原不住 靈明灌醍醐 入我本來境 此地是原地
 

    我佛如來說法後,父王母后宮娥彩女,以及文武群臣,均得受度。後遊各地,教化人天,而證釋迦牟尼文佛,位尊娑婆教主,羅馬文字為崦哆唎會,在婆羅門為啞喇哆念。
 

    在中國祇知有五教,其他教名甚多,而且複雜。在二期大會,為中國秦始皇時代,方始結束,因始皇併吞六國,雖奉天命,而無德政,故到二世即止,再說王天君即 是王翦,王翦先天之靈即聞仲,聞仲之靈即太極上相,太極上相之靈,即霹靂主宰,霹靂主宰之靈,即萬聖靈根。在二期大會當中,由燃燈佛歷任龍華主宰,以至於 周文王,設靈台而祭山川,建玄壇以位星辰。迨至秦朝,海潮聖人,奉命大開龍華。道教以喬陽子為主,此人即黃安。佛教以支天尊為主,吾儒以萬性靈根為主。由 周文王至秦代,以秦始皇稱為好道求仙之人。而龍華會上,以秦氏不修人道,而重天道,隨即罰入輪迴,延成三期。二期大會,在世界又名玉龍華會,諸佛仙議決, 燃燈佛交替與水源尊者,自從秦代起,攘成延康。


    現至午未,交替之時,午時之末一日。鈞天上帝在無量先天,觀看中元已了,中中元相繼,有無限之惡劫,悲歎不巳,乃云:在二期劫中,諸仙佛不惜餘力,度靈度 性,以致延至今日,成不可挽回之劫。水源尊者與五行尊者,一同墮落塵凡,大興教化。由教而無教,由化而無化,互相爭持,劫無底止,未知何人可 以彌補其劫,而使三才安定。在於混沌之前。雖云劫運浩大,在於未初之時,尚不至如是。惟此甲子當中,性靈過於沉迷,浩劫等於混元之時,眾生夢夢,而諸仙佛 亦夢夢。眾生夢夢者,酒色財氣,諸仙佛夢夢者,爭功立德,總以不度而度。豈知劫運越延越重,又豈知眾生愈化愈昧。吾欲來日詔宣諸仙諸佛,凡有性靈者,同赴 無生聖宮朝駕,請示辦法,不知諸仙佛以為如何?


    當時五仙五佛,五陰五陽,各尊聖人,概欲聞無生聖母說法,於是皆一齊應聲而答云:我輩隨聖駕於來日子正,同朝無生聖母。此時無量天中,金鐘玉罄,不敲而自 響,玉龍飛舞,鸞鳳和嗚,各界仙佛,先到紫金寶殿禱告。鈞天上帝云:在過去混沌劫中,眾生雖多夢寐,尚不如此次混亂。此次自開鴻濛以來,諸靈下界,肇造宇 宙,受貪嗔癡愛之魔,諸聖度而不返,漸漸三期已至,倘不挽回眾靈,猶恐時不及待,風災一變而為水災,造成混元時之現象,勢至可危。此乃朕之德不及於諸佛群 仙,因群聖已將眾靈度回,助朕之不足。眾靈者乃朕之炁也,正氣不足,而邪氣有餘,眾邪互相水火,一觸即發,因眾靈帶有餘邪之氣,而不符朕之氣,以致釀成三期浩劫。在此時能勤修已德,戰退眾邪,若能教眾邪成正,同返一體,豈不懿乎哉。


    同時又集群聖,再至無生聖闕,請示普度之恩。於是諸佛群仙,各現瑞氣,紛紛散靈,玉蓮寶筏,同至無生聖宮,聖宮特派華光聖母,迎於宮闕。聖母普現慈光,而 言云:此時鈞天上帝及釋迦牟尼佛同臨吾殿,乃因三期之劫,午未交替之時,更換天盤。無如天心不正,地瞻輪迴,乃氣數不是之所致。於是上帝率同群真朝參畢, 忽忽而奏云:吾母(無生聖母)生產天地群物,眾靈咸被。吾母精神虛空,常盼群靈歸體,兒輩以母之心為心、以母之身為身,敢不盡力勸化。而下界酒池肉海,過 於沈湎,無有度脫慘海之筏,望吾母以慈悲為心,早頒寶筏,以便眾靈各見修真之路。聖母云…爾輩從肇造三界,受諸佛群仙擁戴,掌諸天重責,倘若擅離中宮,有 失重心之象。吾欲自行倒裝以貧婆之身,而化眾靈,猶恐子不認母,亦無濟於事。現今塵凡、倫常顛倒、子不認母、妻不認夫、倫常不正,而國綱不振,雖吾臨凡, 亦恐無以補救,正在悲痛之際。


    有太微妙宮無形道祖,稽首而嘆云:聖躬以及上帝(鈞天),皆不可擅離職守,此次三期浩劫,應該彌勒佛執長三期,三才正位,而天心自正,可著普天群將,以及 神聖仙佛,一同分別倒裝,普化普度。又有刑天魔王,稽首而言云:尊者之意,固然清明高尚,猶恐祇能超拔善類,必須將天地各煞,以及天魔,十大浩劫,降滿世 界,再行普化,或可磨其性而堅其心,使之漸漸回意,此乃吾之下策,未知可否。此時無生聖母聞言,悲哀流涕。再有華光聖母繼而言云:古往今來,物極必反,頭 期二期皆以善度,以致性不堅而心不誠,見色生色,見意生意,於是延長浩劫,此慈悲而非慈悲也。倘以劫化劫,無慈悲而慈悲也、善惡兩化,皆出於秉公執正。凡 言正者,必有剛毅之心,剛毅過者侮慢,此乃普化之否也。凡言慈悲者、慈悲而壞柔和之性,猶恐養善為惡,此亦善度之否也。凡有度化者、善正兼施,方可以言慈 悲,倘一味之善、一味之和,此又慈善之不慈善也,猶恐養成惡類。凡有施救者,要善者化之,惡者亦善化之、化而不從再化之、再化而再惡,祇歸之於劫而後可 已,此乃恩威並用。


    無形道祖云:既已恩威並用,恩威者兩途也、恩者自恩、威者自威。固然涇清渭濁,濁亦復有清、清濁相混,是謂混沌、清濁各別,是謂陰陽。陰陽判而後兩儀生, 人居其中,而萬靈擁備。惡亦善、善亦善也,無生為善,有生即惡,有善有惡而後色相成,色相成而後萬物丕,群倫既依於色相,有色相而後存無色相,此乃惡也。 不現惡則不能見善,不因善則不能見惡,吾輩又何必以善惡而度之,不因善惡而莫度,無善惡而度,則無善惡相,而定自在,倘存善相,亦即惡也。頭二期度化,因 善相而存惡相,所以延至今日,幾乎而成水劫。此次三期浩劫:延康降臨,應該彌勒佛掌教,彌勒根氣純厚,必可以了三期之願,余亦甘願作輔,協同混元諸門眾, 一同倒裝,或可挽救於萬一,吾不知諸尊者以為如何?


    無生聖母云:汝體本無固體,汝心亦無固心,隨念隨起、隨起隨伏,或可以分於萬性萬靈當中,而以萬性萬靈為己性己靈,凡有色相,皆可以包羅。但有性則可以 通,無性則不可以通,刑天魔王所云,亦未嘗不善。總之,善亦度,惡亦度、爾等切勿互相猜忌,須以度靈返本還原為主旨。燃燈佛云:吾在二期當中,毫無功德, 亦甘願在三期劫中,同補其過:諸聖尊以為如何?諸聖尊云:我佛抱大慈悲之心,雖則二期未能度人,上期餘靈,於下土不少,倘無二期之教,三期更難度化。既然 諸聖尊者同期分靈,無生聖母改憂為喜。於是在空中大擺筵宴,慶賀無生,當宴畢後,諸佛仙、諸菩薩、諸聖賢、諸神仙、概行各歸本殿。


    惟無形道祖,回至太微妙宮、普散妙香,召集無形以來諸大菩薩、諸仙佛聖賢,概於妙宮言法,彼時無形道祖歎云:眾佛性自靈山失散,以至於今,漸漸三期浩劫已 屆,鈞天上帝與無生聖母,邀同諸佛群仙,於無生聖闕會議挽救之法,而免眾生墮落。吾亦願以非形之形、非色之色、非相之相,隨意勸化,普度眾生,自覺覺他。 殊不料刑天魔王,亦復在座,威武兼施善惡並用。倘若如此,不免傷害殘靈,吾意另旨九天大鵬金光法王佛,隱身潛於魔王左右。無如該魔王法力浩大,恐該佛仙等 無濟於事,尤恐該佛仙等被魔王所化,今邀集大眾及諸弟子,同來吾殿,會商此事,以何法制止該魔王之暴烈。即有玄德法王佛(盤古氏之靈)云:不如召集精忠王 佛(岳飛),投於魔王之下,使其見機而作,或可挽回魔氣。無形道祖云:精忠固然可以,但精忠自有生以來,皆以忠義為心,尤以孝弟為懷,倘若行此,即是磨滅 精忠孝弟。精忠者一絲不紊、一毫不亂,謂之精忠,倘若潛伏,非精忠之義。以吾之意,還是以大無礙之佛法,大圓通之佛法,投奔該魔王,在魔王當中,施其佛 化,具大圓通力,感化魔王之心志,豈不精忠更善。吾請混沌王佛(無形分靈),可以派往。混沌王佛自有生以來、無善無惡,在於魔王隊中,以無善惡相心,自然 可以降伏魔王。諸聖佛仙尊以為如何?混沌王佛曰:無形即我、無行若行、吾亦行也,此去魔王當中,隨魔王之意為意,佛性不變,即係佛也。混沌王佛即從此行, 投入刑天金精寶殿。


    混沌王佛去後,無形道祖云:此去魔王必不致亂殺。但今逢三期浩劫,吾已於無生聖宮請命,願意重降輪迴,募化眾性靈同參無生。但此三期劫運,非同小可,倘不 另改法門,尤恐比二期之害更甚。自盤古分闢以來,言外而不言內、言內而不言外。以吾思之、內外一也、內亦外也、外赤內也,名立準繩,有何內何外,各以圭 臬,又何乾何坤。自從有天地以來,重陽輕陰。豈知陽出於陰,其陰不振則陽衰,陽衰則陰昧,所以世界陰陽不分,由此而致。陰陽之道,一消一長,一起一伏,各 有原則,陰有陰則、陽有陽則,混而不合,謂之則也。譬如太極,本來無極所產,陰者陰之、陽者陽之,倘陰陽混合,叉係混沌。既係如此,陰陽皆度之,法則同 一,性靈各分,天行天教、地行地教、人行人教。乾隨乾教、坤隨坤教,以乾坤混合,則宇宙不安、宇宙既不安,而天心不定、天心不定、人心焉能定。倘若思定, 必須陰陽各別,陰陽既別、各行各教、各行各道。陰陽平衡而氣調,炁氣 調而後風俗亨,風俗既定,而天心亦定。必須乾坤各有聖人,在於先天之時,以陰極為主,陰中之陽,是謂之乾坤兩卦。乾坤一變而為坎離、坎離再變而為巽兌、巽 兌再變而為艮震。少陰少陽,一變而為老陰老陽、陰陽變化、而後風雲雷雨星辰盈昃,含之於內,龍雨風從、景星見而後慶雲出,此乃天之道也、亦人之則也。守道 重則,而後天地清寧,十方三界,方可以止慾遏妄、慾妄既遏止,豈不將此世界化為極樂乎。此次三期浩劫過大,吾願於來日,召集諸佛仙聖賢,於萬聖靈根紫金寶 殿會議,此時派乾德法王佛,執吾所造天地玄元一䭾旗,懸掛於紫金寶殿,自有寶光發現,諸佛仙聖賢見光而來,由寶旗光明而定時刻,吾願此時即往紫金寶殿,與 萬聖靈根,面商三期劫運挽救之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