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大宗師挽災劫

二二、 分符演法受天寵

 

    大宗師自思曰:蒙 上帝封有佛號,並頒發印

符,今後固有一定規範,而救人以我一人精神有限,昔在眾香妙國,因講妙論佛法,念念輪迴之苦,所以一墮而再墮、再墮而更墮,若非主 宰愛護,已墮入惡道。今已離惡道而歸正覺,凡一切眾生、一切佛種,皆與我立願一樣,若以吾願為願,即是與吾佛同體,與天同仁,皆可以得印符。今我一人得 之,其他皆無,獨木難支大廈,不如將此印符繳回。
上帝(玉皇上帝),吾實不忍一人得此。思之再再,遂靜默入定,重往凌雄,凌雄侍衛恭迎,諸佛仙聖賢恭賀,即於本座之上,向諸佛聖曰:吾自從再降而更降,降於塵濁,塵世之苦,吾略知一二,但既知吾苦,當知人苦,今承主宰以及諸佛仙聖賢推薦,列為本殿協理。蒙
上帝(玉皇上帝)頒發印符。回憶我之所以能替天行仁,普度眾生,非我一人之力,若此印符我一人受之,非吾之願也。今欲懇諸佛如來,轉奏上帝,將此印符退還 靈霄,無功不敢受此天爵。彌勒佛云:天尊今落中界,已經褻瀆,又降人間,險將至尊之體,墮入污濁。今以救人為原則,倘無印符,不可以表章,尤不可證果,天 尊雖不在手此,然而對上界一切神祇,也無規範,所以吾輩才有此建議,懇求
上帝,頒發印符,以便天尊統馭十方。大宗師曰:我與眾生同體,我得符而眾生未得,此非吾之道,尤非我之法。若頒發印符,凡有性靈功德者,皆可頒發印符。彌 勒佛云:天尊之意固善,誠出於本然之心,但眾生各有階梯不同,尤有善惡不同,不能一概而論。大宗師曰:在此世界,固有善惡、也有階梯,對於本來,何有善 惡、何有階梯,既有階梯與善惡,亦非本來。彌勒佛云:眾生尚未得到本來境界,若到本來之境界,何嘗不可以頒發印符。大宗師曰:眾生此時雖非本來,亦由本來 而來,無有本來,即無現在、有現在即有本來。彌勒佛云:天尊既以慈悲為懷,吾輩恭請天尊說法,使吾輩能澈悟妙境,以便逃脫無形。(無形之氣)


    大宗師曰:眾上尊皆在本殿,余乃下界俗子,何敢寶殿說法。眾尊齊聲云:昔日天尊曾云,下界上界、無色無相,此處焉能言色相,況天尊昔在眾香妙國之時,諸佛 仙聖賢皆到上國聞經聽法,今日天尊既已抱大捨之心,欲救一切苦厄、此心此意,己超過仙佛聖賢多矣。大宗師聽畢,即駕登金精寶殿之上,而言曰:敢不尊列列上 尊之命,但是者是之、非者非之,還請諸尊格外指教,使吾透澈佛法,則感造多矣,即說法曰:

 

吾在仙樂國 一法亦無得 一墮而再墮 今巳證印符

印符非吾願 我願無區別 願我十方眾 同入大同列

大同本非同 一法共有則 一切胎與卵 一切色與相

同遵入世法 跳出無形孽 本來無其礙 因欲生其惑

欲惑既已生 漸漸如過客 長此足夢夢 陰陽無變白
我願諸眾生 入我性靈列 同我同心化 眾德歸一德

若得大自在 生死自然滅 既然無生死 孽從何處結

孽既成畫餅 一得永自得 我佛大願大 願度地獄黑

地獄何易度 輪環自舊列 吾今墮世界 願己上輪迴

輪迴何時止 中土成佛國 中土孽無造 陰曹自無黑
下界成光明 化為眾香國 凡有一切相 一切與一切

各了貪嗔癡 自在入寂滅 色相一點無 潔潔如白白


說法已畢,眾尊讚云:


我今聞此法 銅壺亦開缺 轟然一聲響 金光分八色

遍體遍世界 繞遍大千黑 仙佛已一體 眾生色相滅


讚畢,眾佛云:天尊自以分印符為己任,既然如此慈愛,吾等當呈奏
上帝(玉皇上帝),候 上帝旨意如何?於是彌勒佛、無形道祖等,同至靈霄寶殿,將大宗師此意,轉奏 玉皇上帝。 上帝云:此乃天尊慈悲,但此印符,惟有一個,豈可分授他人。候請天尊上殿,看有何言,即命彌勒佛恭請天尊,天尊上殿,仍然收攝佛光,還其凡體之容。 玉皇上帝見而笑云:果爾佛法無邊,則當視同天之驕驕者。大宗師上殿,參叩已畢,俯伏玉階, 玉皇上帝即命左右扶起云:靈霄賜座。大宗師自思:我乃下界凡庸,眾佛群仙,尚且未座,吾決不敢放肆;重新俯伏奏曰:臣罪重如山,願力未能完備,此是吾 皇上天之恩,不敢就座。 上帝云:汝靈乃眾香妙國之佛王,因慈念之故,而為眾生,以吾苦為苦,前者汝靈為無形道祖分靈,亦以吾苦為苦,天尊雖則於創造世界之時未能立功,而今乃天地崩析之日,重發慈悲而度眾生,眾生未度,乃吾之過也。彌勒佛呈奏云:天尊謝絕印符,乃褻瀆
上帝,尤非聖意,乃諸佛及上尊推薦。大宗師奏曰:臣乃下頑回念眾生皆具佛性,吾 皇大公為心,不會重此而薄彼。 上帝云:有功則賞,此乃大公之法,非朕之私意。大宗師曰:佛性誰非大公、善惡不具色相,人物皆可普度,亦為 上帝之法,尤可表現我佛慈悲之意。
上帝云:此印符惟有一個,有功則有、無功則無,倘能為二,吾當准奏。請問天尊,尚可以分乎?大宗師曰:倘吾 皇可以准奏,不但可以分一為二,千數萬數亦可、二者陰陽之基、群聖之靈,又何不可分哉。 上帝云:既可以分,當以汝為法,而行普施。大宗師曰:以誠可以普施,以信可以普施,能以 上帝之心為心,能以吾佛之心為心、能以我佛之行為行,分又何礙焉。 上帝云:請天尊就此印符分之。大宗師即向無形道祖拱手,道祖笑云:汝乃淘氣、一事未了、二事又來,印符乃良玉所鑄,何以能分?大宗師笑曰:汝不能分,何能 附我、又何能產有形於無形,汝既不能分,何不如歸吾之體,養吾之性,承汝慷慨,繼汝之行,言至於此,無形之靈,即與大宗師相併,大宗師得無形之靈、貫通元 功,即將印符化為形形色色,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在人成印,一時飛滿空中。 玉皇上帝見而喜云:有如此佛法,豈不能度回眾生乎?即向大宗師問云:符既已化分,還可合璧否?大宗師對曰:既可以分,當可以合,頃刻合而為一。 上帝云:佛法自是無邊,印符既可分合,天尊何以使用?大宗師曰:倘下土遇有本來之人、信善度人,能以我之心為心,能以我之行為行,即以此印符傳之,倘無此 種心行者,即合而收藏之,並請派無形暗地俯察,以免有失,我 皇仁慈之心。 上帝概予准奏,既經 玉皇上帝准許,分傳印符,以有形之身,而得無形之印符,此乃有形未聞之法,可謂亙古以來,未聞未行之法門也。


    此時瑤池宮中,金母聞之云:善哉,吾以前曾受無生跋牒,以及陰極聖母之聖詔、二聖母由無形奏准,陰陽皆度,既然妙香國佛王倒裝普度,駕到靈霄分符,可見佛 王之慈悲,吾輩昔日曾在妙香國聞法,此時雖然墮為凡夫,亦係以慈悲為念,即令童兒,速請無形道祖,道祖即時到宮。金母迎迓云:今日道祖之借體,已來上界, 不若召請眾聖母以及諸坤元來臨,請天尊言法講經,不知道長以為如何?無形道祖云:吾昔日已到陰極聖殿,言明陰陽普度,並已奏請無生聖母,指令五坤元協同普 度,值此三期,吾母若要吾借體言經,應該遵命。


    爾時金母運通元神,玉磬金鐘自鳴,各坤元以及眾聖母、真元、元君、聖后、元妃,皆己到宮,參拜已畢。金母云:今因眾香妙國佛王,倒裝普度,玉成三期龍華, 此靈已返上界,奏明 玉皇上帝,分符普度,卒見佛王慈悲誠意,故已請佛王來殿演經,諸尊以為如何?眾坤元云:謹遵母命。金母即命眾坤元各運元神、通明法外,天花異香普灑,即請 無形道祖,恭迎天尊講經。此時大宗師拜別靈霄,隨同道祖來至瑤池聖宮,朝見金母。金母云:爾現在雖係凡體,吾昔日在眾香妙國,曾聽天尊演經啟迪,今墮落塵 凡,亦是天尊慈悲。大宗師曰:自知德薄,未敢久居眾香妙國,與諸佛如來,共演妙經,因一念之慈,一墮而再墮,險些墮入惡道。今得來此,一來是凌雄主宰之 力,尤係眾佛如來之慈悲,乃吾之幸也。今又蒙我母,聖命講經,我乃凡濁孽性,怎敢爭先。金母云:吾素知天尊廣大慈悲,無不咸備,縱汝墮落,慈悲定然增加, 望天尊仍懷昔日之慈悲。大宗師曰:聖母既有聖命,吾亦不敢違命,但尤請我母及眾坤元切實指悟,運動元光,或可不致迷失真性。言畢,即登寶座,仍然運用元 靈,普散眾香妙國妙香,而言曰:


昔在眾香國 法本未見法 一切皆空空 言花未見花

一切皆渺渺 言家未見家 空中渺見色 色中渺見媽

無無中至無 空空中至華 至華中至性 至性中至明

至明中至靈 至靈中至勻 至勻中至化 至化中至春

至春中至生 生生不已   惟曰至仁   至仁中不仁
謂之曰心 心不見其心 而見其神 神不見其神

而見其誠 何所以誠 因陰極而誠 何所以陰極

不動不明 不動則靜 不明則誠 沉則悟 何以沉則悟

水源一澈而見性 何以水源 炁氣未分 謂之陰精

陰精之中動 動則化 化則精 精則靈 靈則明

陰極而後精陽 陽復而後色相成 既經已成 還復於靜
靜而後本 見本而後見性 見性而後純陰復純陽

純陽而後無變所以不動而入大自在 自見如來

如來者 無生寂故 又無生滅故 無一切故

所以謂之如來 如來不來 一切煩惱苦厄皆亦不來
是謂之如來

言畢,金母與坤元等佛母云:此為天尊中等之法。天尊既由上乘而墮入中乘,由中乘墮入下乘,中乘之法既已聞之矣,再請天尊示演下乘之法。大宗師曰:下乘之 法,無可以為法、上乘之法,以性為法、中乘之法,以命為法、下乘之法,以心為法,所以無法可言。金母云:天尊已入下界,下乘之法,必得之多多矣,請大發慈 悲,教我們下乘之法。因為今三期浩劫,眾仙眾佛,皆欲臨凡,更有坤元已奉陰極無生之命,一同下界,或者倒裝,或者借體,倘天尊不示下乘之法,則不見機宜, 機不見而本失,猶恐諸尊緣分淺薄,墮落靈性,天尊慈悲,何妨言之。


    大宗師曰:中乘之法有了,下乘之法,從有至無,上乘之法,從無至有,中乘之法,半有半無。不得己而言之,下乘之法,不住有色有相法,相依法、法依相、相法 法、法法者華,空也其心,其心非心、非心其心,初見其心、以心為心、自見其心、非心為心、物必有心、人必有心、人物同心、同具斯仁、不見其心、不見其仁, 巳見其仁、已見其心、此心彼心他心、三心合一、三無具焉。下乘之法,似乎流水、流之再流、流而又流、見低必住、見住必澄、見澄必證、必證必悟、見悟必覺、 見覺乃佛,何所以見覺,以覺覺覺,何所以見佛,以佛為佛,普(眾生皆有佛性)亦為佛、我亦為佛、彼亦為佛,眾色皆佛、眾性皆佛,一切皆佛、何以為佛?心不 見心、性不見性、何以心不見心?心中有心,謂之曰性,何以為性、性中有性,謂之曰佛,不住聲色、貨利皆無、貨利既無、寶貴自滅、貪嗔止矣、而復本覺。


    說畢,諸尊云:敬聽下乘正法,下乘一返而為上乘,上中下三乘,皆是驅人入聖入賢。茲逢三期浩劫,自有天地以來,陰盛則陽衰、陽盛則陰衰,陰陽乃二氣,惟盛 衰而驅善惡,斯時陽極矣,必須陰升以伏陽。再請天尊重講陰陽之道,以便乾坤相輔,下而為之盛世,其下為盛者,其中亦盛、中有盛者、以盛而返復上中下三界皆 盛,三界連為一性、一性連為一世界,返而無極,是謂極樂也。大宗師曰:極樂者、非極樂也、有極樂而非極樂、無極樂而為極樂。陰陽生之於無,無法之於自,自 法之於然、自然而成、無無而形無極,陰極而陽生,因陰極而後陽生,所以陰盛也。何所以盛?盛之以極,陽極位焉、陽位而陰伏,所以陰降而陽升,陰陽同道而不 相謀,日月背道而行,天地蔽而晦暗。人物背時則無節制、無節制乃亂、亂而無已則叛、叛而無已則變、變而無已則爭、爭之不已、輪迴不休、循環斯道,無可底 止。今乃三期浩劫、午未交替、正乃氣盛之時,陰陽調而後群物生、群物生而後禮義純、禮義純而後民物亨、民物亨而後泰運回、泰運回而後三界同。今承諸坤(產 稱女菩薩)元尊者、敕吾演此,自無以來,乃以陰為主,因陰失其道、乃陽持之、陽今又失應於坤身,陰調而陽理,此次浩劫,諸坤元尊者、亦應整理陰極之方,同 張大法,不枉諸坤元素抱婆心,更望諸坤元尊者,以昔日慈悲之心,移為今日慈悲之念。

    金母云:吾輩已聞矣,但各靈皆於下界紛紛擾擾中,莫知其所之,更望天尊暗地輔助。大宗師曰:吾倘有一得,皆可公之於大眾。此時瑤池宮中,大擺筵宴,眾仙佛 唱和,正在興濃之際,大宗師起而笑曰:此乃吾佛聖境,吾一凡靈,在此心足意滿,然而還有母親在堂,兒得其果,母未得其位,更是以悲。金母云:仙佛應該跳出 三界以外,不在五行之中,爾又非世外之人,於世修行不同,當然以本為本、著玉靈上官、前往恭迎尊慈。大宗師跽而謝曰:吾體雖是凡夫,有無形以及本靈相衛, 吾母德薄,尚未受天爵,不敢來此,褻瀆上尊。金母笑云:汝可謂孝矣,暫咨吾詔,封為慈母,頒賜天爵天祿。賜畢,大宗師再三謝恩,再奏聖母(稱金母)曰:在 陰陽一變而為乾坤,乾坤一變為男女,余在下土、普度生靈,不忍男有教而女無教,余亦未敢擅專,特請聖母(稱金母)早派坤元,普度坤道。聖母云:汝可暫代。 大宗師曰:儒教曾云:男女授受不親,我未便代理。金母云:汝憶儒而忘佛乎?我佛曾云:無色無相,若男若女,有何礙哉。大宗師曰:吾當應此,更加一番憂慮, 更加一番磨礪。在應度眾之願,何畏其苦、何畏其難,當可勉為其難言,正欲拜辭王母(亦稱金母),重來塵世。王母云:吾有蟠桃數枚,收在眾香妙國,香艷成 身,尤恐塵世污濁、污穢汝意,特賜鳳尾玉蘭寶樹,可以隨帶身邊、可以避其污濁,再賜蟠桃分與眾生。大宗師拜謝所賜,即刻返歸本體。豈知已過七日,大夢初 覺,從此到各處救苦,約有三年左右。